最近后台不少粉丝催我聊聊“一口价房源”亿操盘,说逛中介门店、刷房源APP时,随处可见,都快霸屏了!
确实,现在北京二手房市场,“一口价”成了绕不开的“话题”。
经常盯着北京二手市场的朋友应该都能感觉到:以前中介还会给你推“可议价”“业主诚心卖”的房源,现在一开口就是:“姐/哥,这套一口价!一周内指定能卖出去,手慢无!”
说白了,市场下行期,挂牌房源不降反增,一套房子想成交,周期能拖到小半年,有的甚至大半年都没动静。大中介为了冲业绩、走量,直接搞出“一口价房源”这招,其实就是中介牵头的“集中砸盘”,用降价换成交速度。
流程也不是很复杂,中介把区域内着急卖房的业主集合起来,结合近期相似房源的成交数据,给业主报一个他们认为可以快速卖掉的价格,这价十有八九比小区前3个月的真实成交价低一截,甚至可能低于周边同户型挂牌价10%。
如果业主接受亿操盘,就形成了“一口价”房源,接下来就是全门店经纪人铺天盖地推,朋友圈、社群、带看优先,据说现在不少中介手里,非一口价房源都快被“雪藏”了,根本不主动提。
一口价房源一出来,对急售业主是“救命稻草”:确实能缩短卖房周期,以前可能挂3个月没人问,现在挂一周就有带看;但对同小区其他卖家,简直就是“灭顶之灾”——人家都降了,你不降?连个带看电话都接不到,本来就被市场熬得难受,这下更是雪上加霜了,只能跟着卷降价。
当然,对买家来说,一口价房源确实是个捡漏的好机会,但也需要注意:
1. 警惕“价格陷阱”,别当冤大头
一口价房源标注的 “固定价格” 并非绝对 “划算”,需要跟小区近 3 个月成交的相似户型比 —— 如果低了 5%-8%,再跟周边在售的非一口价房源比,又低了 10% 左右,那这才是真・捡漏;但要是跟同小区普通房源价差不多,甚至比最近成交的还高,那就是 “伪一口价”,中介纯靠噱头引流,别当冤大头。
2. 算清“隐性成本”亿操盘,老房子尤其要注意
北京老房子多,这点尤其要注意:房龄超20年的,贷款可能只能贷15年,月供压力直接大了;而且水电管线大概率老化,后期翻新没个3-5万下不来——如果一口价没把这些成本“让”出来,看似便宜,实则亏了。
楼层和朝向也别忽略,底层(1-2楼)潮、采光差,顶层怕漏水,要是这类房源的一口价,只比中间楼层低2%-3%,除非你能接受后期砸钱改造,否则别碰,性价比太低。
最后再说说卖家,到底要不要参与“一口价”房源?
核心就一个:你是要 “快”,还是要 “多赚钱”?
家里有“紧急需求”的:比如要还债务、家里有人要治病、公司周转缺现金,或者要换房——孩子要升学落户、工作调动去外地,必须1-2个月内搞定交易,参与“一口价”房源就很合适,通常比传统房源成交周期缩短30%-50%,能解燃眉之急。
但咱也得提醒下各位:别以为“一口价”就是“不砍价”,真到签约环节,买家大概率还会再砍一刀,心里得有谱。
另一种情况,要是你卖房没时限,更想“多赚点”,那千万别轻易点头。
一口价本质是“用降价换速度”,中介给你的价,至少得比市场均价让5%-8%,才能吸引买家—— 要是你能扛住周期,慢慢等合适的买家,犯不着为了“快”而亏这笔钱。
配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